(鉴定完毕:是一部年轻人可以吃的好东西)

娱乐资讯

这我要是当时看完当时就写,可能就冲动之下给两颗星了。还好我冷静了一下。

我理解这部片子把秦汉放到第一集,以倒叙的方式来讲的想法,秦汉构成了中国的基底嘛,而且一般觉得最好的重头戏都会放到前面。但,感觉本子实在太散了,前一个和后一个之间的连接,你哪怕稍微把花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夫匀出来一点来敲打一下大纲逻辑时间线这些东西,可能观感都还会好一些。

走马灯的文物选择,没有一个强大的主线,讲孔子,突然就跳到海昏侯了,海昏侯的孔子屏风,似乎也能扯到一起,但为什么要讲这段,并没有点出来。从睡虎地秦简到悬泉置,从海昏侯到赵坨坨,秦和汉所构建的中国血脉,没有点透。

我找小伙伴吐槽的时候,小伙伴说我没看到结尾,结尾就会升华。然后我看到了结尾,只觉得,没有力量。靠文笔升华,而不是水到渠成的升华。

大概问题就出在文案,应该夸文案功底好吗?文字营造出来的氛围感,一下子就跨越了时空,但看多了就会觉得轻飘飘的,没有力量。这可以是一篇满分小作文,每一句都可以拿来拆解,很多的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让你觉得:“哇!他居然会用这个词!他好有文化!”但后来总有一种不知道故意让你“哇塞”还是信手拈来就如此高妙的疑虑(希望是后者)。但就是放在纪录片里太刻意,反而失了力量。

——转折出现在两天后,我仔细的想了想,人家这部片子,受众本来也不是我这样的人啊!

这样的纪录片,大约是给学生们看的,打开它,看到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的文字,选的都是大家熟知或者听过一点名字的人相关的文物,恰如其分的拉近了距离,更容易看下去。年轻时候吃点好的真的很重要,而这部片子对他们来说很好了。

就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不比那又臭又长的中国通史来的好看,起码画面好看,起码文物精美(拍摄角度以及环境很好),起码演员在线,起码环境真实。而那些文案呈现出来的美,就真的是最直观能打动年轻朋友们的了。

汉语的很多词汇确实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语义被逐渐消磨,很多词语也逐渐不再被人提起,慢慢地也就消失在了语义的长河里,所以当有人提起那些早已不用的词语时,才会有被击中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在这样宏大的片子里把这些古老而优美,甚至已经要被人们忘记的词汇恰如其分的呈现出来,又很好地营造了文字所能营造的美感。这已经很好了。

所以我现在觉得这部片子挺好的,虽然中间有一些经不起推敲,但总体下来它真的可以代替中国通史,成为年轻人以纪录片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途径了。

当然我目前还没看完,等我看完再来说。

而且我发现当我把自己当成观众就随便看一下的时候,真的觉得还不错。

关键词: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